易武没有受到第四世纪冰川移动的破坏,保留下来的山茶科植物较多,在原始森林中可以找到野生大茶树。易武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疏松肥沃,酸硷值在四点五至六点五土地占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山茶科植物繁衍子孙最好的摇篮,早在公元二百二十年当地土著民族将野生茶树引为家种,从药用发展为商品,在人们的记忆中易武人工栽培的大茶树是茶王树寨的
茶叶概况
茶王树,其茎粗要两个大人才围得过来(约三点四公尺),树高四丈多(约十二米多),树冠很大,每年开始采摘春茶时,首先杀猪献饭(祭祀)方才得爬上茶树采茶,光一水茶(一年采四水茶),就可采得乾茶一担零一只(一担约九十二千克,一只约四十六千克),茶王树寨就是以这棵茶王树得名的。老株枯死后,长出三个新枝,每个新枝直径粗达二十公分以上。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蒋铨,易武农技站张绍儒,杨家寨张六四,段寿康等四人前去考察时,一大片茶林都是高达两丈(六公尺)以上的粗细茶树林,大的围径在一点二公尺以上,小的也有五十公分多,显然是大茶树上落下的茶籽自然生长起来的,是栽培型大叶种茶。
他们测量了几株,其一茎粗一零四公分,分四枝,分别是二四公分,三三公分,三一公分和五四公分,茶树高八公尺,另一林围茎一百二十公分,分四枝,茎粗分别为四三公分,四三点五公分,二六公分和三二公分。据蒋铨所长讲「这片茶树平均茎粗不下于江外(澜沧江以西)海县南糯山茶王树,周围的茶树群,而树高则远远超过南糯茶树,南燸山茶树栽培于当地爱尼族五五代以前,这里的茶树林树龄当然也不会低於南糯山的茶树群」。一九八五年十月,腊县副县长伍永文及中共易武区委书记周灿环等一行五人到易武黑水丫口左侧考察一株大茶树,根据测量,茶树高十一点三公尺,围茎二零八公分,也属於栽培型大叶白毫。
从上述的事例说明易武的自然条件适宜山茶科植物生长,易武的种茶历史相当悠久,是专家们考察茶叶历史最好的园地。